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常见的三大治疗误区。在我们的生活当中,患有骨质疏松这种疾病之后,很多的人都会急于治疗。但是这种态度往往会让患者的治疗进行误区。以下一起来了解下常见的骨质疏松治疗的误区。
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证实,骨质疏松症患者若每年静脉滴注1次唑来膦酸,可使其发生骨质疏松症性骨折的几率降低35%左右。为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临床影像学检查后发现,此病患者若每年注射1次唑来膦酸,可显著提高其椎骨、髋骨和股骨颈的骨密度。
专家认为,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唑来膦酸治疗此病的方法是:将4~5毫克的此药和100毫升O.9%的氯化钠(或5%的葡萄糖溶液)混合均匀,进行静脉滴注,每次静脉滴注的时间不可少于15分钟,以免增加肾脏的负担。
在注射唑来膦酸后,患者最常出现的不良反应是发热、头痛、疲乏、关节痛和肌痛等,在服用解热镇痛药(如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)后此类不良反应可得到有效的缓解。
个别患者在使用此药后可出现血清肌酐升高或房颤等不良反应。大多数患者在第2次注射唑来膦酸时,其用药的不良反应均会明显减轻或消失。
骨质疏松常见的三大治疗误区:
钙补得越多越好
许多老人错误认为,钙补得越多,吸收得也越多,形成的骨骼就越多,其实不是这样。通常,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,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,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,反而会引起并发症,危害老人健康。
盲目补钙
许多老年人错误地以为,人老了,骨头脆了,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,其实不是这么回事。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,一般在30—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**骨量,称为峰值骨量。此后,就开始骨量丢失,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,在绝经后1—10年,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,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。
治骨质疏松不辨病因
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,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。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、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;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诱因(如药物)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。
优质体检中心推荐:陕西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、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中心